2020年的抖音方向趨勢, 談談抖音2020之“抖劇”時代來臨!
yanfei 2020-11-02 14:19相信大家也對抖音平臺一系列的大調整也有了了解,小黃車等級制、原創作者聯盟、還有并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的“百億劇好看計劃”~~~
這些調整的背后無疑是釋放了以下幾個信號?
第一:帶貨精品化,打壓劣質產品和黑產矩陣賬號
第二:視頻內容精品化,原創作品將會受到官方保護
第三:抖劇時代真正來臨,大批專業劇組即將抵達戰場!?
其實年前我就說過2020年的抖音方向趨勢?
第一:極度垂直深挖藍海領域,填補平臺空白
第二:內容精品化,杜絕粗制濫造和低級搬運
第三:強人設、重IP,無論如何也要樹人設做IP!?
上面三條是針對普通創作者而言,如果你是中級玩家,你應該注意一下這兩個大方向
第一:抖劇時代來臨,最佳入局時機已經來臨!
第二:抖音直播這塊大蛋糕才剛剛開始,蓄力還未爆發!?
18年年底我們就開始關注“豎屏劇“的發展,當時還萌生念頭要寫一篇關于“豎屏劇視聽語言”的研究報告,最后也不了了之,唯獨撇下一攤短劇劇本。18年11月辣目洋子主演的《生活對我下手了》在愛奇藝正式上線,業內開始瘋狂討論,認為“豎屏劇”時代真正來臨了。
19年3月,優酷、愛奇藝、騰訊視頻等多平臺關于“豎屏劇”的分賬模式相應出臺,這意味著“豎屏短劇“也能享受網大和網劇一般的同等待遇,也可以走官方分賬模式,舉個例子:這就好比微電影也可以在電影院上線了,真正的風口真正的以小博大!這下看來“豎屏劇”時代真正來臨了!其實不然,一年過去了,“豎屏劇”并沒有迎來所謂的風口,但是究竟為什么呢?不是說好的以小博大嗎?首先,咱們以愛奇藝為例,看一愛奇藝的豎屏劇合作要求和分賬模式。
原因一:劇作模式的不同,棄劇率高,流失率高。如果單純從時長來看,4-10分鐘一集,30集,總時長不低于120分鐘,好像這就是一部電影的長度而已,門檻好像看起來很低,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!?
雖然總時長120分鐘并不長,但短劇的劇作模式和網大的劇作模式完全不同!不是說把120分鐘切割成30集就是短劇!一部網大你可以盡情發揮鋪墊120分鐘只為講好一個故事,而短劇不同的是你必須每集都有高潮點每集都得留懸念,一環接一環,環環相扣!不然棄劇就在下一集,劇作不好流失率極高!?
其實了解網大的都知道,網大的平均時長就65分鐘,只要滿足官方的60分鐘以上標準即可,能短則短能省則省;網大只需要把前6分鐘拍好,引人入勝誘導付費,后面的內容就是自由發揮,尤其是網大前期,這類的套路比比皆是,裸體、尸體、咆哮體,所有的努力只為拍好6分鐘。?
原因二:大劇組不愿做,小公司做不了?
其實這么一分析,你就會覺得看似簡單門檻低,其實不然。
這就導致另一個尷尬的情況出現,大劇組不愿意拉低身價做降維打擊,門檻高小公司又做不了。大劇組本身可以去做網大,因為網大的生產模式已經流程化規范化,源源不斷的劇本供這些劇組拍攝甄選,他們為何要冒風險放棄成熟的項目去做自己不熟悉的新項目呢?況且之前的影視創作全都是“橫屏”,所有的工作模式和創作手法均只適用于“橫屏”,突然一下改成“豎屏”,對所有成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!?
4-10分鐘,30集,小公司只能是望塵莫及!?
原因三:平臺屬性的不適合?
雖然都是追劇,愛奇藝更多是橫屏劇常規劇,用戶雖然在愛奇藝養成了追劇的習慣,但是不代表養成了追豎屏劇的習慣!豎屏劇本身的出發點是想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時間,我既然選擇了打開愛奇藝,其實就不存在了碎片化時間,大把的熱門劇我不追,告訴我一個追你豎屏劇的理由!況且你短小,還不精湛,實屬難堪……?
原因四:用戶觀看習慣的養成,容易產生時間疲勞,16年被稱作“VR元年”,本來大家都看好的VR技術,實際上并沒有普及,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設備笨重極易產生視覺疲勞和頭暈目眩的情況,用戶體驗不能提高,高質量觀看設備的成本不能降低,技術再發達也難以普及推廣。?“豎屏劇”也是同樣的道理,我們早已經養成了橫屏的觀影習慣,突然把視頻改成“豎屏”,短時間內還可以,時間一長就會容易產生視覺疲勞,尤其是那些直接把橫屏劇的視聽語言直接套用到豎屏劇上的創作,更容易產生疲勞!那么問題來了!說了這么多,那你為什么還看好“抖劇”的前景呢??
原因一:門檻降低,容易入局
抖劇的要求甚至都沒有規定劇集要求,原創內容,單條時長超多30秒以上即可,制作精良,“拍攝剪輯等技術成熟加分”,這句話你品,你細品!小公司的機會來了,而且還有百億流量扶持!!!?
原因二:抖音平臺屬性,碎片化時間,用戶豎屏觀習慣?
抖音和愛奇藝最大的區別就是內容的碎片化,你碎片化的時間可能會打開抖音,但絕對不會打開愛奇藝,既然選擇打開愛奇藝,那就一定不是碎片化時間。抖音用戶本身就是豎屏受眾用戶,用戶的豎屏觀看習慣已經養成,而且抖劇的時長短,超過30秒即可,這樣也適合用戶觀看習慣,盡可能的減輕視覺疲勞。?
原因三:真正的降維打擊,以小搏大?
愛奇藝的熱門內容生產方是專業的影視公司和專業劇組,抖音的內容生產方更多的是普通用戶,這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!舉個不恰當的例子:“在一群陽痿面前,你但凡表現正常,都會被稱作猛男!”同樣的道理,你品你細品!第一波嘗鮮者一定是成熟的MCN,這點毋庸置疑,但于此同時,中級玩家入局者是否也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??
原因四:抖劇的變現模式廣,還需探尋的模式賊多?
抖劇生產成本低是最大的優勢,但是變現渠道廣。換一種極端的玩法,你即使是為了某款產品或者某個品牌打造一部抖劇,也可以拿到相當可觀的廣告費,同時你可以提供直觀的營銷數據!?
抖劇其實就是快速打造一個ip,于此同時官方也會有一系列的品牌合作和星圖合作,再不然即使直接套用傳統直播電商也完全可行。?
綜合以上幾點,所以我很看好“抖劇時代”,尤其是對于個精湛的團隊來說這更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,再補充一句現在這個時間節點,很多短視頻公司都難以維持,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,到處尋找變現途徑,他們最大的目標可能就是“挺過去”,所以有想法的老板,現在可以出手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