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 小紅書的商業化之路:有挑戰,但更多是機遇
yanfei 2019-03-16 14:13日前,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和毛文超聯名發出內部信,稱“2019年是小紅書用戶增長和商業化的關鍵年。”
但對于“內容+社交平臺”來說,商業化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創新。
? ? ? ? ? ? ? {相關推薦}
? ? ? ? ? ? ? ?1、小紅書應該如何進行引流有哪些步驟?
? ? ? ? ? ? ? ?2、小紅書的商業運營模式, 新手運營必看!
一直以來,互聯網的商業化模式不外乎四種個:會員,游戲,廣告,電商。對于這些日活達到億級的平臺來說,最簡單、直接的就是廣告。
做廣告并不是難題,但廣告大多影響用戶的體驗。能否結合自己的內容機制創造出一種有效服務于品牌主的方法,同時還能保證甚至提升用戶體驗,是平臺真正需要探索的事情。
小紅書的商業化,需要特別注重用戶體驗。它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用戶、平臺、廣告主三方都愿意主動參與,三方都可以自然獲益的商業化生態。
長期以來,小紅書堅持去中心化的機制,因此形成了其源源不斷的高品質原創內容的創作動力機制。但隨著時間的延伸,如同城市和社區中會自然產生意見領袖一樣,去中心化的大背景下小中心化也逐漸成型,明星和博主的價值開始凸顯。
小紅書具備了紅人經濟的基礎。過去一年中,近千位明星自發入駐,內容生態也更加繁榮。但客觀的說,相比微博等平臺,小紅書成立較晚。因此,更需要搭建一套不損害社區原有平等氛圍,又能起到為品牌和消費決策代言的“品牌合作人”機制。
可以預判,接下來,小紅書還將繼續迎來一波新的博主價值被凸顯的浪潮。對于很多長期在小紅書經營自己的品牌的內容創作者來說,這也是一次利好的創業機會。
當然,小紅書也需要花大力氣升級的是自己的品牌引爆設施。從某種程度上,品牌引爆設施決定了其商業化的核心價值。

小紅書之城商業化的三個挑戰
首先:如何在保護用戶體驗和增加商業價值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?
如果把小紅書比作一個有2億年輕化人口的虛擬城市。這個城市需要什么樣的商業化?
長期以來,絕大多數普通人,都有一個模糊的感覺——廣告等于打擾,無廣告等于“純凈”。但是,一項對小紅書用戶長達6個月的調研顯示,這里的居民并不排斥商業化和品牌信息。他們唯一討厭的是,裝作“非廣告”的廣告。所以考驗小紅書的,不是拋棄商業利益,而是如何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。

小紅書創始人瞿芳、毛文超
其次,是小紅書創始團隊的戰略規劃和執行力,組織生長能力。
創業5年多,小紅書逐漸形成了“社區-交易-商業化”的結構。就在人們認為,它找到了一種比較完善的結構時,小紅書卻發出內部信,決定再次組織升級。在如今的規模之下,小紅書組織升級,也是一次從基因上重建的挑戰。
新年伊始,小紅書首先做的不是產品形態調整,而是組織架構調整。其實質是,原有的商業生態結構已經不能很好的支持小紅書新的戰略要求。其組織形態的進化,必然是粉碎原有基礎業務之間的壁壘,重新定義管理和驅動模式,最終實現高度整合商業資源。
這個動作,從內部一定會引發某種程度的震蕩。但這也是小紅書這種獨角獸企業在前進中的必由之路。
再次, 小紅書如何進化生態,從封閉變成開放,并在復雜的商業世界中抵達理想?
要實現整體的商業化進擊,小紅書必然要打開自己的生態格局,和外部的生態實現對接。這里面要對接的不僅僅是品牌,還包括站在其背后的阿里、騰訊,和其存在競爭、競合關系的其他平臺。
可以確定的是,小紅書將告別埋頭發展自己的階段,走進一個和更多利益共同體共生的新時代。這是小紅書作為一個商業組織從來沒有過的經歷,也是其核心創始人從來沒有完整經歷過的事情,這最終是考驗其如何在復雜環境下創新、發展的戰略能力。
目前看來,小紅書手里的“牌”不錯,資本上有阿里、騰訊的支持,用戶上有2億極具消費驅動力的年輕人,兼具內容和社交粘性。雖然商業化道路必然面臨挑戰,但以小紅書現有的商業生態發展來看,還是機遇更多。